第六十九章
边营 by 超约古今
2018-5-27 06:01
第六十八章 两军再交手(一)
日军第六师团又名熊本师团,与仙台师团并称日本陆军最强悍、最有战斗力的两支劲旅。
其坂井支队的主官是第六师团步兵第11旅团的旅团长坂井德太郎少将。
和第六师团师团长谷寿夫一样,坂井本来也是个杀人不眨眼的家伙。
但是,自从跟着部队在杭州湾登陆以后,连续的战斗让这个原本嗜血的人逐渐认识到,支那并非日本军部所宣传的那样不堪一击,支那军队里不乏忠勇无畏的战士。
可以说,从杭州湾开始,一直到安徽省和县的战斗,他都始终奋战在第一线,对手的顽强抵抗也都给了他不小的震撼!
闲暇下来,回顾在南中国的一路征战史,他一直认为,师团最危险的一战就是惨烈的佘山争夺战,而最值得骄傲的一战就是攻克中国的首都南京,至于在安徽和县,原本压根不值一提的战斗,竟然让他对中国抵抗武装有了全新的认识。
1937年11月9日当天,联队在途经佘山时,留下了第3中队负责警备佘山镇,第8中队负责占领佘山背后的小河上的一座桥,联队主力则继续向青浦镇前进。
接到守备佘山镇、掩护即将到达的日军第6师团司令部和第11旅团司令部的日军第3中队长三明保真大尉,根据地形决定利用小河在周围构筑防御工事。并命令第1小队占领包括桥梁在内的左翼山脚一带,第2小队部署在主干道的桥梁,全力守着该地。第3小队位于右前方小桥附近。
刚刚部署完毕,沿主干道撤下来的中国第67军一部、62师一部、75师一部,不待命令下达,就向日军第3中队发起了冲锋,准备夺取桥梁。
三明保真见到己方兵力占劣势,就要求全体日军等到中国官兵冲到距离阵地50米左右时,再用步枪、机枪射击。
很快,在中国军队猛攻之下,日军第3中队陷入绝境之中。
日军6挺轻机枪打坏了2挺,机枪弹、掷弹筒榴弹都所剩无多。
三明保真见一线小队死伤巨大,便下令要求一线小队撤退,同时要求中队全员集中在一起,打算做困兽之斗。
日军第3中队陷入危机之时,日军第47联队第2大队本部、第7中队从后方赶到佘山。
第7中队的中队长是个颇聪明的的家伙。他首先派出了一个小队从左翼山脚出发,另一小队则增援主干道的第3中队,企图与第3中队里应外合歼灭第67军、第75师等部队的残部。
佘山一带处于激战的时候,日军第6师团司令部、第11旅团司令部在第13联队第10中队、机关枪第3中队的护卫下,沿着公路向佘山镇东侧前进。
快要靠近佘山的时候,从公路那边传来炒豆般的步枪和机枪的射击声。日军第6师团司令部认为不对劲,立马停下脚步,并派出侦察人员去前方了解情况。
没过多久,侦查员回来向日军第6师团参谋长下野一霍大佐报告情况:“前锋部队越过鞍部正向西前进,留下的一个中队守住桥梁,正在东边与敌军作战。”得知前方处于激战,下野一霍命令司令部人员“禁止吸烟,禁止说话,脚步放轻”。
没想到,日军中不知道是谁点了一支烟,夜色里烟头的闪光立马就暴露了司令部的所在位置。隐藏在附近的第67军、第75师等部官兵发现了这微小的光亮后,立即就以轻、重机枪猛烈射击。
日军第6师团长谷寿夫、参谋长下野一霍、第11旅团长坂井德太郎等人,连寻找隐藏地方的时间都没有,只好趴在地上躲避飞来的机枪弹。
眼见形势不利,坂井德太郎自告奋勇,在地上爬着倒退到安全地带,再指挥第10中队并携带机枪中队的4挺重机枪,参与佘山战斗。这样一来,日军由原来的一个中队将近200人,变成3个步兵中队加机枪小队600余人。
但中国军队的攻势丝毫没有减弱,反而越来越强。
这让坂井德太郎郁闷不已,他就派司令部内的随军记者五岛广作氏到师团司令部,问参谋长下野一霍其余地方战况如何?
下野一霍为了稳住司令部的气氛,想了想然后回答道:“嗯,没什么。战场上常有这事。没什么好怕的。”
五岛广作氏看见下野一霍说话十分不自然就反问道:“真是这样吗?”然后半信半疑的五岛广作氏消失在黑暗之中。
坂井德太郎迟迟不见五岛广作氏回报,心中愈加烦闷。
此时,日军3个中队防线再次被中国军队攻破,伤亡惨重的日军只好抬着伤员退守佘山脚下最后一道防线。
这时,传令兵终于传来了司令部的命令。下野一霍和师团作战参谋主任秋永力,认为如果没有援兵救援,师团司令部和3个步兵中队会被全部歼灭,因为,他们力劝谷寿夫上佘山上的天文台避难。
随后,日军司令部的人开始集结,在卫兵的护卫下徐徐向佘山前进。
下野一霍推着谷寿夫的屁股,中野松良专属副官推着下野一霍的屁股,就这样顺着丛林中无路的陡坡爬上了山顶。
看到司令部的一行人爬上了佘山山顶,坂井德太郎长舒了一口气,他马上下令,全体放弃阵地,随同司令部上山据守。
上到山顶的时候,看到眼前的建筑物并非是天文台,而是一座天主教堂。在火把的照耀下,佘山圣母大教堂的金字熠熠生光。
先上山的一行人此刻都被挡在了教堂门外,人多且狼狈,但是没人出声。
坂井德太郎上前汇报时才知道,挡在教堂门口的是一位法国神父,坂井刚好会几句英语,便尝试着与神父交涉。
法国神父原本打算拒绝日本人进入教堂,坂井急了,下令士兵准备强行占领。神父无奈,只好同意日军进入。
进了教堂后,几位高级将领才彻底放下心来。
且不论高大的教堂、厚重的墙壁足可做到易守难攻,就以这座历时数十年修建于1935年底刚竣工的西式圣母大教堂本身而论,就让中国人犹疑是否需要进攻和是否能够很快占领,而这,也就足够了。
躲在教堂内的日军司令部人员,全部配发了枪支,就连谷寿夫自己也拿起手枪和军刀。坂井命令在教堂外布置了1挺重机枪和2挺轻机枪,卫兵的步枪也全部上了刺刀。
心急如焚的下野一霍,则不断催促无线电小队士兵向周围友军发报。
很快,前进到佘山附近的第13联队就接到急电:“司令部被围,请速救援!”第13联队长冈本保之大佐得知后,立马集合部队向佘山火速前进。
出发没多久,无线电分队又收到了“司令部目前在山上,敌军就在山脚下,请从东面对其发起攻击”的电文。
围攻佘山的中国军队,见日军大部队已经赶来,为了不被日军包围只好放弃围攻佘山上的日军,向前方撤退。
战斗很快结束,坂井德太郎少将带着100多人下山,来到战斗最为惨烈的石桥一带视察,突然,一个负伤的中国军人突然从地上横七竖八的尸体堆中站了起来,他看见地面躺着的全是战友和日本兵的尸体,而周围全是日本兵,陷入重围的他没有半点犹豫,直接举枪自杀。看到这一幕的坂井德太郎对周围人说道:“虽然他是敌人,但是为了保卫自己的祖国而战死,值得我们尊敬!”
天色大亮后,负责打扫战场的日军第13联队的士兵,看到眼前极为惨烈的景象,又一次瞪大了眼睛,在他们眼前,此地就是人间地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周围地上都是叠摞在一起的日中两军士兵的尸体,将地面遮得严严实实。
在中国首都南京城外的紫金山南麓,坂井德太郎再一次领略了中国军人的英勇,但是,相比之前和之后的战斗,这位旅团长则始终认为,有惊无险的战斗不足以让他吃惊,相反能够征服对手的首都却是一个军人毕生最大的荣耀。
1937年12月5日,就是他带着第6师团的先头部队经强行军后抵达南京外围阵地的。10日,就已经打到了中华门、雨花台。12日,经过一番血战,守卫雨花台的中国第88师262旅仅剩旅长朱赤一个特务连。第6师团日军凭借优势兵力蜂拥而上,两军遂展开激烈肉博,最后,中国守军全体殉国。
12月12日,第6师团第47联队一部占领中华门正面,13日傍晚南京沦陷。
这次,坂井德太郎并没有来得及对中国守军的抵抗做出任何评价,攻陷南京带来的巨大诱惑和即将可以卸下一个多月来的疲累和辛苦从而尽情享受鼓舞着他,让他率部不顾一切地往市中心推进。
只是,乐极生悲的是,他命令留守在中华门城堡附近的一个中队很快就全体玉碎,这让他百思不得其解。
而现在,在安徽和县,他不知道,这次可远远不止一个中队,而是无数的帝国士兵会死在莫名其妙的攻击中,在未来的数月乃至数年时间里,他和他的旅团,以及无数到过安徽的日军部队,都将患上一种可怕的恐惧症——从台儿庄开始的厄运始终纠缠着进入中国安徽省的日军,自始至终,空前绝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