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边营 by 超约古今
2018-5-27 06:01
第三十六章 雪夜燃烧
1938年1月20日,积压在南京上空几日的铅云这天终于稍淡了点,在张兴业和赵昆仑父女中午喝粥的时节,甚至还有太阳要透出云层的架势,赵萱小孩子家不懂,着实还高兴了一会儿。
没有想到,午饭一过,随着北风一阵紧似一阵,铅云不仅完全遮住了阳光,而且越来越厚,光线也越来越暗,暗得让人心里直发慌起毛,但是气温降下来,人倒是能喘过气来了。
暴风雪来了!
南方人照例是喜欢暴雪的,和平的年份难得一见漫天飞白、碎玉琼花的光景。可是真没想到在这动荡的时辰竟然下起了大雪,压在安全区的帐篷和棚屋简陋单薄的顶上,不一会儿就产生了危情,头顶的篷布低垂下来,用手一托,重重的满手冰凉。
两个男人不得不时不时出去除雪,每次轻松了帐篷顶,却带着一身雪花进来,很快两个人的棉外套就湿了一层,在因天黑点燃的微弱烛光里升腾起雾状的水汽,在赵萱的眼里仿佛是护法神人头后的光环。
最后见实在不行——这样下去棉袄就要湿透了,赵昆仑趁着张兴业回到帐篷里的当儿,在外面多停留了一会,再进来的时候,怀里竟然是一捧带着些微积雪的木材!
“爸爸,是要生火吗?”赵萱两眼放光,说实话,此时不仅天黑得可怕,而且也实在冷得让人无法承受。
“快点,把洗脸用的铜盆拿过来!”赵昆仑放下木材,已经在摸找火柴,嘴里吩咐道:“床下再抓一把稻草给我,这鬼天气,你不能冻着,张叔叔更受不得寒,他毕竟伤刚见好。”
赵萱爽快地答应着,手脚也很麻利,在火终于点起来照亮了帐篷的时刻,她才觉晓自己手脚冰凉。
刚才那一会,自己完全是担心父亲和张营长了,竟然感觉不到寒冷。
虽然每过一会儿,两个男人还是要出去清扫一下积雪,但是有了火焰的温暖和光明,赵萱一点也不害怕了,多年以后,透过熊熊火光看着外面偶尔飘进的雪花,她竟然有了童话里在森林雪屋过夜的回忆。
渐次的,附近低矮的草棚里都生起了明火。
而这一切,原本是安全区所严格禁止的,不仅是因为安全缘故,更重要的是,这是战争时期,你始终生活在光明里,日本人是会不高兴的。
但是,今夜,除了落雪的声音,并没有一个安全区的管理人员来干涉。
赵萱不知道,雪夜燃烧何止是她忘不了,还有不少人也是终身难忘,这其中,就有安德列神父。
多年以后,他拿起当初写的日记阅读时还禁不住潸然泪下:
“暴风雪!难民们的状况实在令人同情,即使一个铁石心肠的人也会为之动容。我这个院子里的难民收容所已变成了一个很大的泥潭,每个帐篷和草棚的四周都挖了水沟,以便排除雪水。现在,当我再看见低矮的草棚屋顶下生起明火时,常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外面飘着大雪,火要烧起来也不会持久。要想暖和一下,也就只好冒险了。每当看到我这院子里难民收容所的凄惨状况时,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德温 格的《铁丝网后的军队》和《白红之间》。”
赵萱和棚屋里有火焰取暖的难民更不知道,就在离安全区不远处的一个地方,这个雪夜最大的着火点早已是烈火熊熊。
着火的地方是苏联大使馆。
然而,这实在是一场很蹊跷的火。
没有人能说清楚,到底是谁在这个夜晚点燃了大使馆。根据日本人在后来的解释,这只是一个偶发事件,只是一次事故。
但是,熊熊火光竟然能够映亮夜空,而日本人也没有大张旗鼓地宣传救火,坐视大使馆最后化为一片灰烬。
没有救火队,更没有围观者,因为自南京沦陷一个月以来,几乎每天都有燃烧在火里噼啪作响的房屋,人们早已经见惯不怪。何况,救火队不知何时就已经解散了,再说虽然恢复了自来水供应,但是,谁知道这些离开日本人营地的地方是否会有自来水供应呢?
在当时安全区管理委员会出具给日本大使馆的一份材料里估算,南京城至少有五成到六成的建筑被焚毁。
而可笑的是,在这年元旦宣布成立的南京临时自治机构升起的五色旗,也在这场大火中付之一炬。
当初,在新年到来后的第一天,在音乐的伴奏下,在夸夸其谈的致辞和吹捧声中,昔日的五色旗在饱经世事历经沧桑的古老的鼓楼上升起。这个举动宣告了自治委员会成立。
在稀稀拉拉的掌声里,莅临的不多中外嘉宾都知道,此举和满洲国成立当初一样,它不过就是一个不能自主行动的摆设,中国人对它固然不会有什么信任感,日本人虽然答应提供各方面的支持,但实际上却拒绝给予其任何实质上的支持。
也就是说,自治委员会纯粹就是一个欺骗舆论、甚至连舆论都欺骗不了的傀儡。
但是,傀儡却打起了自己的算盘,竟然将五色旗轮流在各国大使馆门前升起,还美其名曰要和各友邦恢复邦交。
结果,就在五色旗飘扬在苏联大使馆门口旗杆的时候,天降下大雪,也就在漫天飞舞的雪中,大使馆和五色旗都化为乌有。
雪夜里的大火最终也惊动了安全区的张营长和赵昆仑,在他们再一次出去除雪的时候,映亮夜空的火光吸引了他们的目光,看着越来越多从棚屋里被吸引出来的同胞,大家都沉默了,这火光代表着什么呢?
赵昆仑忙活了将近一夜,第二天响午,趁着上午雪小没事囫囵睡了一会的他,胡乱吃了几口女儿烧的午饭,关照了张兴业几句,就冒着雪后渐起的寒气出门了。
他找的自然是大卫,当时的安全区里,也只有他知道大卫是个最讨厌日本人的西方人,而西方人大卫,也知道他的秘密——收留了一个负了伤的国军营长。
大卫也正有事找他,原来安德列神父外出的时候,看到安全区附近一栋建筑了一半的新房因为战争缘故早已停工许久,散落的数千块砖头无人问津,原本大卫想“借来”用在安全区搭建房子的,被神父训斥为偷盗而作罢,现在因为安全区雪后泥泞不堪的道路,神父竟然主动要求大卫找一些中国人把砖头运回来,以在帐篷和草棚之间铺条狭小的步行道,以免陷到泥泞中。
另外,还需要在茅厕坑周围筑起砖墙,使这处不仅变得“雅观”一点,而且还可以抵御些如厕的寒冷。
在一起干活的时候,赵昆仑问起了大火的事情。
大卫也直报怨,说他是被屋架倒塌发出的哗啦声惊醒的。最近的4个星期里,没有哪一天不发生纵火事件。而昨夜的大火最大,他也不知道具体是什么原因,只知道是苏联大使馆被烧了,具体的情况,要问安德列神父,而神父中午就离开安全区了,说是去参加日本大使馆专门为留守在南京的这些外国人设的便宴。
赵昆仑哈着冻得通红的手问他,怎么他不去?
大卫说他压根就瞧不上,这些天来,他们一再被日本人告知,南京的情况已经变得好多了。现在看来,这纯粹是骗人的鬼话。在他眼里,除了曾有一个小队的日本兵勉强算是人外,其余的日本人不是骗子就是魔鬼。
赵昆仑哈哈大笑起来,为眼前这个直爽的小伙子和他直率解恨的话语。
但是,神父为何要去赴宴呢?
大卫长叹了一声,神父没有办法不去,安全区需要更多的粮食、燃料和药品,这些东西目前只能通过日本大使馆解决。
不仅有安德列神父,还有其余的8个委员会成员也参加了雪后日本人设的便宴。除了日本大使馆的官员福井、田中、福田先生和一名来自上海的日本副领事外,魏特琳小姐、鲍尔小姐、贝茨博士、米尔斯、斯迈恩、特里默大夫、克勒格尔及安德列神父,在大家已经就席进餐后,又来了马吉医生,几个西方人笑了起来,说他总是跛子似的落在后面。医生耸耸肩膀,说自己在忙着抢救中国病人,但是上帝又不愿意让他错过这么一次犒劳自己肠胃的机会,所以,他不仅要匆匆忙忙而来,也会匆匆忙忙而去。
刚刚落座,克勒格尔就得到一个令他高兴的消息:他可以去上海了。大家举杯为他庆贺:因为他马上就要结婚。但是,酒杯里的酒还没有喝完,大家又议论起谁能接替他的岗位。克勒格尔是安全区的财务主管,找一个顶替的人并非易事。
据神父后来介绍,便宴上的菜看上去是第一流的,有中国美味可口的牛肉、鸡蛋、粉丝火锅等食品,有欧洲式的芦笋,还有米酒和红、白两种葡萄酒。大家很久没有吃过这些好东西了,就痛痛快快地享受了一番。
其间,尤其是火锅,让人吃得最过瘾。
从火锅,自然而然想到了雪夜里的大火,安德列用餐布擦了一下嘴唇,凝视着日本大使馆的几个官员,毫不客气地发问,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共产主义在南京最大的堡垒付之一炬?
日本占领军给出的合理解释又到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