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戏说王阳明 by 伊苒饭忒稀
2018-5-26 06:02
”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老骥伏枥
嘉靖四年(公元1525年)十一月,王阳明抵达了广西梧州,正式开始他两广总督的工作,虽然身体状况堪忧,心系百姓的王阳明依旧打起精神处理着各种繁琐的事务,当然基于他此行的目的,他首要的工作重心便是平叛。永乐年间名臣张辅自广西平祥进兵讨伐安南(今云南北部)大获全胜,至此大明帝国的西南方绝大部分时间里相对安稳,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广西的叛乱呢?王阳明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了解了情况。
原来在广西有两个势力较大的少数民族部族土官,思恩的田浚与田州的岑猛,两个部族之间矛盾积蓄得很深,经常磕磕碰碰爆发些小规模冲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以前担任都察院都御史的潘蕃率兵进攻思恩,斩了拒不服从朝廷管理长期惹是生非的土官田浚,这本来也没什么,问题出在斩了田浚后潘蕃并没有按照制度选择田浚的儿子继任酋长而是重新派遣了一个官吏担任思恩知府,把土官改成了流官以便朝廷能够更好的管理与控制。
土官与流官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自明王朝建立后, 西南各地诸族先后内附,为了管理这些地区的少数民族, 明朝在湖广、四川、贵州、云南、广西诸省, 在原来元代所封土司、土官的基础上设置了大批土司、土官,我们可以通俗的把土官理解为当地具有实权的可以世袭的土皇帝;流官则是由朝廷任命的非世袭官员,本地人和外地人都有。到了明朝的时候朝廷一直致力于”改土归流“的政治体制改革,即赐予原来的土官虚职和财产,改由流官管理政务,这一政策非常有利于朝廷的管理但显然招到了土官们的反对,整个明朝”改土归流“的效果比较一般。
以安抚为主的加官进爵赏赐财物的”曲线救国“法尚且会遭到土官们的反对,更何况潘蕃采用如此直接暴力的手段呢?当地少数民族群众心里非常的仇视明朝地方政府,磨刀赫赫随时准备起事。正在这时候两广总督姚镆干了差不多的事,他以颁发朝廷嘉奖的名义把田州土官岑猛诱骗到总督府不由分说便涌上来一大群刀斧手,岑猛虽猛却也难以逃出生天,被姚镆就地击毙。
这下问题闹大了,思恩的老百姓心里有火却没人带头,田州的老百姓心中有火且有人带头,于是岑猛的老部下卢苏、王受二人联合两州的少数民族兵马起兵造反,卢苏很快率兵攻陷了田州府,王受随后攻陷了思恩府。应该说姚巡抚和潘御史二人也是好心,想要采取擒贼先擒王的方式解决二州的不稳定因素,结果操之过急激起民变。
弄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王阳明便开始对症下药了。首先少数民族同胞起义,本质上也是对朝廷过激政策的本能反应,主观上并不是非要脱离中央政府的管辖,况且本就是一家人不说两家话,王阳明决定以安抚为主,征伐为辅。三国时期诸葛亮征讨孟获,参将马谡提出了”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方针,这非常适用于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的问题。他给朝廷写了奏折打了报告便率领四万官军前往敌占区。
大部队在南宁安营扎寨,通行的广西巡按御史史石金主动找到了王阳明:”王大人为平叛而来,平叛固然是一等一大事,然而平叛之后当地百姓如何生活也不得不考虑,下官觉得叛军之所以敢与朝廷决裂只是因为姚大人改土归流的良药下得太猛,老百姓一时难以接受加之对官府多有误会故而谋反,倘若我们可以澄清误会慢慢开导,说不定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王阳明闻言心中大喜,顿觉英雄所见略同,他夸奖道:”广西有你史大人在,何须从江西把我这个老头子千里迢迢叫过来呢?“王阳明打定主意便制作了很多传单,主要内容是王阳明奉旨前来平叛,为了不伤民族之间的感情不致使本地生灵涂炭,希望叛军接受安抚。
宣传单很快就传到了叛军头目手中,卢苏看了后便找王受商量:”这个王守仁是何方神圣呢?与之前的那姚总督相比哪个更厉害?“毕竟前任两广总督姚镆真拿他没什么办法,卢苏还是有些骄傲的资本。王受闻言大惊:”王守仁来了?“这个王受以前经常在中原行走,早就听闻王阳明的大名,他绘声绘色得给卢苏讲着王阳明的故事,讲到王阳明善于用兵,在赣南横扫土匪流氓时卢苏的脸上写满了恐惧,在讲到王阳明在鄱阳湖火烧战场平定宁王之乱时卢苏的脸上已然写满了真挚的敬意,二人思量想去觉得自己肯定不是王阳明的对手,既然王阳明有意招安,那就乘着这个机会提一些对父老乡亲有利的条件,给大家某条出路吧。
很快卢苏、王受的心腹便携带着二人的密信来到了南宁,信上说道自己率众谋反只是迫于形势,为了给少数民族同胞谋一条生路免遭流官的剥削,素来听闻王大人英雄贤德,只要朝廷愿意减免少数民族百姓的赋税与徭役他们便愿意率众归降。王阳明非常高兴,他当即回信要卢、王二人只要亲自前来南宁府谢罪,其他的一切要求只要在他两广总督的权限范围内他都尽可能满足。
应该说卢苏与王受确实是真汉子,虽然岑猛被姚总督诱杀的前车之鉴摆在那里,为了部族的未来他们还是勇敢得和家人与手下交代了后世,勇敢得只身前往南宁。二人来到南宁后效仿廉颇负荆请罪,光着膀子把自己捆得严严实实走进了王阳明的军帐,一路上他们看着明军齐整的军容敬畏不已。来到王阳明面前,王阳明板着脸开始训话了:”你二人可知犯上作乱该当何罪么?“两人非常得紧张不知道说什么好,头埋着不敢抬起来,王阳明继续说道:”按大明律,犯上作乱乃谋反罪,其罪当处凌迟!“这话一出杀气腾腾,王受当即跪拜在地上,口称王大人饶命王大人饶命,卢苏见状反而站得笔直大声喝道:”大丈夫要杀便杀,只求王大人不要牵连我的族人。
“王阳明闻言当即传令:”来人啊,把这二人拉下去,打三十大板!“这下大家都无语了,原来王大人说了这么大一通话其实也就三十板子,卢苏、王受晕晕乎乎得被拖下去打了三十大板(估计也没真打)然后又被带上了中军帐,二人跪地齐呼:”谢王大人不杀之恩。“王阳明亲手扶起了二人说道:”不用谢我,我只是依律办事罢了,我今天免你们二人死罪是因为朝廷有好生之德且敬你们这份血性,打你板子是因为你们冒犯天威不尊圣上,如今一切皆以了解,请你们相信王某,一定会让我辖境内的每一位百姓过上太平的日子。
“如此软硬皆施之后卢苏与王受二人心悦诚服,他们立即回去安抚部下,王阳明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亲自和二人一道前往部族,耐心得跟当地少数民族同胞讲道理,大家纷纷表示愿意回归朝廷,从此不再叛乱。与此同时为了兑现自己的承诺,王阳明特意上书朝廷,把田州的东部划分出来设立一个新州,由被杀的岑猛次子岑邦相担任知州;在思源设立十九个巡查站,让卢苏和王受担任官职负责当地的治安,提出了土官流官共同治理的新方针,这些措施可谓因地制宜,非常有利于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管理与发展。